种粮大户罗俊元:我种粮食更有信心了
作者:肖勋 文/图     来源:     日期:2013-12-11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深入推进改革,我们正在进行哪些有益探索?新一轮改革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本刊特开辟栏目《改革与我同行》,聚焦我们身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及其给群众带来的实惠,聆听改革实践者的感受和心声。敬请关注!


  市农业局技术人员正在与种粮大户交流田间管理的相关技术


  浓浓的晨雾还没有散开,空气中弥漫着冰冷的湿气。12月4日一大早,罗俊元就来到田间查看小春作物的长势。看到绿油油的麦苗长势喜人,他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写满了对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
  上午8点过,市农业局技术员就来到田边为罗俊元传经送宝。罗俊元赶紧走上前握住技术员的手表示感谢,“这几天我正要邀请你们到我这来指导指导呢,没想到今天你们就来了。太谢谢你们了!”还没等技术员开口,罗俊元已经接连问了技术员好几个关于小春作物田间管理的问题。
  罗俊元是齐天镇双坪村党支部书记,“尽全力在双坪村打造一个粳稻基地”是他当年在竞选村党支部书记时的一个承诺。成功当选双坪村党支部书记后,罗俊元没有忘记当初的承诺,通过四处考察,尤其是在得到市农业局的技术指导和支持下,2011年他号召村两委班子与他一起在当地流转了百余亩土地开始了粳稻种植。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发展,罗俊元已经将粳稻的种植面积由之前的不到1000亩发展至1300余亩,同时成立了绵竹市双坪种植专业合作社。
  “这几年全靠市农业局给我们提供无偿的技术服务,不然我们肯定不能发展得如此顺利。”在罗俊元潜心经营粳稻种植的这两年多时间里,市农业局从水稻品种的选择、测土配方施肥到病虫害防治以及水稻的收割、销售,都给予了双坪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支持。
  今年4月,双坪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水稻育秧过程中因误用了农户种花的土壤(土壤偏酸性),导致秧苗长势缓慢,甚至开始逐渐枯死。市农业局在接到罗俊元的求助电话后,第一时间派出农技站技术人员前往,经实地查看和检测,技术人员找到了秧苗枯死的原因乃土壤偏酸所致。
  “我们种植有1000多亩的水稻,如果秧苗出现问题大量枯死的话,今年的水稻肯定就‘瞎’了。”罗俊元吸了一口气说道,幸好有农业局的技术人员帮我们找到原因,并且驻扎在我们合作社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才顺利化解这场危机。
  前几日,罗俊元得知市农业局即将联合工商局一起核定“家庭农场”的标准,对我市符合家庭农场条件的种植户进行认定的消息后,他笑开了怀。“听说农业局正在着手建立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农产品交易平台,这将更加有利于我们种粮大户流转土地,解决销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在罗俊元看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提出的“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及“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是能让农民收入再增加、日子更富裕的“务实政策”,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实惠,还给像他这样的种粮大户注入了一股创业激情和活力。
  其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多项农村改革措施,不光牵动着种粮大户以及广大农户朋友的心,还指引着市农业局开展“三农”工作的方向。记者从市农业局获悉,市农业局将携手旅游局对我市农家乐进行升级,将部分有条件的农家乐升级为家庭农庄。此外,市农业局还将进一步鼓励农村土地向种植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进行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