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帮扶暖民心
作者:王勇     来源:     日期:2013-12-06    
  就业帮扶暖民心
  ——我市帮助扶持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小记

  “这8万元创业贷款真是解了燃眉之急。”今年8月,西南镇红明村的肉牛养殖户李绪芬从银行拿到贷款时,非常高兴。李绪芬多年来一直发展肉牛饲养,一直想扩大规模,但是苦于周转资金不足,非常苦闷。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说只要符合条件,市人社局可以提供创业贷款。于是,李绪芬便准备好相关资料,经过审批,如愿地拿到了贷款。
  和李绪芬不同,盲人杨小蓉拿到的是创业补贴和创业吸纳残疾人就业的补贴。杨小蓉学习按摩技术后,在市区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通过自己的努力,如今店面已经扩大到130平方米,拥有床位18张,通过创业,杨小蓉实现了人生价值。同时在自己创业的同时,她还吸纳残疾人,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今年,杨小蓉领取到了3000元的创业补贴和创业吸纳残疾人就业的补贴。“能拿到这笔补贴,也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肯定。”杨小蓉说。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财富之源。今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的就业创业工作,站在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就业创业工作。
  以培训实用技能和提升创业能力为手段,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今年我市开展的培训有维修电工、中式烹调师、焊工、餐厅服务员等9个专业及创业培训,采取订单式、定向式培训、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办法,采取就近就地的培训方式,给有意愿进城务工的农村富余人员和城镇各类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进行系统的技能技术培训和岗前培训,并大力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人员进行创业培训,根据培训和创业情况,进行不同的跟踪服务。
  在鼓励我市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同时,我市还帮助创业者解决资金需求,成立了小额担保贷款评审领导小组,为办理小额担保贷款开辟“绿色通道”。目前已为30余名创业者发放创业补贴7万余元,为163名初次创业的创业者办理小额贷款915万元,为其贴息57万余元。
  在就业方面,为保证就业困难人员充分就业,鼓励他们从事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同时对我市辖区就业困难人员从事灵活就业,并缴纳社会保险的,按照政策规定给予70%或40%的社会保险补贴,今年预计将为700余人次的灵活就业人员发放240余万元社保补贴。市人社局还与机关、事业单位、各镇乡沟通,对各类工勤岗位进行认真清理,加大开发力度尽可能腾出岗位,用于安置困难对象就业。2013年对全市的公益性岗位进一步规范和使用,重点开发了社区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的协理员岗位、夜间巡逻队等岗位。特别是“7·9”洪灾后积极向省、市争取政策,并落实开发了桥梁河堤守护、卫生防疫、环境整治等岗位。通过实施就业援助行动,开发公益性岗位,帮助一大批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使他们的生活现状得到改善,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