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深连民心
作者:谭明剑     来源:     日期:2013-11-18    
  小巷深深连民心
  ——我市2013年小街小巷改造工程全面实施纪实

  破旧坑洼的老街如今铺上了石板路,晚上漆黑的巷道安上了路灯,以往垃圾成堆的角落“摇身一变”成了绿地、花坛……家住老城区朝阳巷的陈大娘对于门前小巷的变化颇有感触,“地震后这条巷子被重车碾得坑坑洼洼,晚上不知道摔倒了好多个过路的人,出行很不方便。如今巷子改造了,家门口越来越漂亮,晚上出门更是方便多了。”
  “雨天不出门,泥水倒进门”,是过去很多生活在小街小巷居民的真实写照。如今,漫步在我市老城区的小街小巷,你可以看到,路平了、水通了、灯亮了、线齐了、绿多了、景美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本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启动了城区小街小巷综合改造工程,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家门口”的民生问题。
  小街小巷改造,听来似乎是很“小”的事情,但无论是市党代会还是市上的“两会”,都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我市连续两年将改造小街小巷列入市政府向市民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把小街小巷改造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去年,我市对老城区吉家西巷、朝阳巷、天宝升巷等10条小街小巷进行了改造和环境整治,赢得了市民良好的口碑。今年,我市继续加大了小街小巷的建设力度,计划安排资金200万元,改造裴家巷、东顺城巷、东城巷、华龙巷、盛世华章人行道等共计20余个小街小巷。如今,改造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近几年,这段路经常污水四溢,特别是雨天,走这儿过都找不到一处下脚的地方。如今政府来改造这条路,我们再也不用趟这条‘污水河’了,这是政府给老百姓办的看得到的实事啊。”在我市玉妃路南段(金三角)处,市民肖红玉对正在开展的路面改造工程赞不绝口。
  在我市老城区,许多旧街巷因年久失修,毁坏严重,坑洼不平,一遇到阴雨天就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了城区面貌和居民生活。在相当一部分街区,由于没安路灯,晚上漆黑一片,不仅不方便市民出行,治安也留下许多隐患。小街小巷“脏、乱、差”问题严重,既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不便,又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市委、市政府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从改善城市环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起,把小街小巷综合改造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大力实施。
  为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市住建局在今年小街小巷改造初期广集民意,召集剑南、东北、西南3镇主要负责人、社区干部、群众代表征集小街小巷改造线索。通过对收集的线索一一实地勘察,按照轻重缓急、循序推进、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在充分考虑民情民意的前提下,最终确定了裴家巷、东顺城巷、东城巷、华龙巷等20余条小街小巷及改造方案,方案包括路面硬化、管网改造、路灯维修、绿化提质、基础设施完善等工作。
  为保证改造任务顺利进行,一方面,住建局在开工前就把施工时间告知了路边商、住户,让他们做好准备并配合工作;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协调,供水、供气、供电、电信等相关部门给予了有力的指导和支持,有效地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出现误挖、错挖而导致居民区停电断水的现象。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市住建局负责小街小巷改造工程指导工作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坚持奋战在建设一线,进行工程监管和业务指导工作,狠抓施工的进度、安全、质量和资金等问题,做到了文明施工,紧张有序。
  一条条小街小巷的改造,看似工程量不大,却涉及多项环节,工序繁杂,协调工作量大。而且小街小巷就在百姓家门口,事关百姓切身利益,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了把这项民生改造工程办好、办实,市住建局和各社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入户,对居民以及经营业主宣传小街小巷改造的重大意义,积极引导市民理解、关心、配合、支持小街小巷改造,为工程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小街小巷改造工作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是人民群众盼望已久的事情,虽然有困难,但我们会尽力克服,一条街一条巷突破,争取完成得越快越好。”市住建局局长王舟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