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地共和村:“订单农业”让村民吃上致富定心丸
作者:肖勋 文/图     来源:     日期:2013-11-06    


  本刊消息 连日来,在什地镇共和村的田间地头,到处都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村民们依靠蔬菜种植,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增收致富步伐进一步加快。
  去年以来,我市大力推广粮经复合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带领当地群众发展粮经复合模式,增收致富,什地镇共和村村两委班子四处奔走,多次到彭州、广汉、双流等地进行考察。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到处联系种植大户,希望他们到我们村来流转土地,发展蔬菜种植,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后来经朋友介绍我认识了在双流搞蔬菜种植的大户杨凯。”共和村党支部书记詹元生告诉记者,经过多次沟通和现场考察后,杨凯于今年到什地镇共和村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承包了500余亩土地发展蔬菜种植。
  为了能发动当地群众投身蔬菜种植,将村民的利益最大化,詹元生积极践行什地镇开展的农村党员干部示范创业活动,自己带头承包了100余亩土地种植蔬菜,同时号召本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承包土地发展蔬菜种植,带领当地村民走上粮经复合模式的路子。
  “作为党员,我也带头承包了90多亩田,种植有娃娃菜、棒菜、藿香等多种蔬菜。”共和村党员杨红告诉记者。
  “如今,在村两委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我们已发展蔬菜种植面积近1500亩,差不多占到了全村耕地面积的50%。”詹元生指着一片长势喜人的香葱说道,“这亩田香葱差不多要卖到6000元,难道不比村民以前种小麦划算?”
  蔬菜种植面积上去了,销路怎么样呢,会不会卖不出去?价格又有保障吗?
  其实,早在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之前,共和村村两委班子成员就多次讨论过这个问题,并最终达成了一致:一定要找到一个稳定的销售渠道,将菜农的风险降到最低,并且要长期坚持发展蔬菜种植,切不可图一时兴起。
  村两委班子在和种植大户杨凯接洽的时候多次就销售问题进行商讨,交换意见。最终,村两委班子和杨凯一致决定走订单农业的路子,一方面既能保障杨凯顺利从菜农手中收购蔬菜,另一方面又能最大程度降低菜农的种植风险,保障他们的利益。
  “为了便于操作和管理,我们成立了乐松种植专业合作社,只要是本村的种植大户都可以加入该合作社。”詹元生告诉记者,在种植前,有着30余年蔬菜种植、销售经验的杨凯会通过市场预判告诉合作社成员需要种植什么类别的蔬菜,每类蔬菜大概种植多少亩,并与合作社签订蔬菜收购合同,明确注明各类蔬菜的收购价格,严格执行。同时,杨凯还为合作社提供蔬菜种苗,并进行种植技术的指导。
  当问及订单农业带来的好处时,正在田里给无筋豆施药的王大娘激动地说:“在种之前就和公司签订了合同,还写明了价格,我们根本不用担心销路,只要人勤快,蔬菜产量高,那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据了解,截至目前什地镇共和村已销售香葱、萝卜、白菜等蔬菜共计200余亩,平均每亩田每季蔬菜纯收入达15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