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民意 解民忧
作者:本刊记者 叶庆/文 通讯员 周虹/图
来源:
日期:2013-11-04
顺民意 解民忧
——玉泉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见闻
10月26日,秋日阳光暖暖地洒向玉泉镇涌泉村。“轰轰……”搅拌机工作的声音划过耳际。乡村组道上,20余名村民或挥舞手里的锄头平整路面,或推着小车来回运送水泥沙浆……大家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不时传来阵阵笑声。 “一直不平整,生怕摔跤。一下雨这条路就烂得很,根本没法走。”8组村民代吉元一边忙着用铲子和着水泥,一边对记者说。“盼了这么多年,终于修到家门口来了。”据了解,组道因年久失修,严重阻碍了当地村民出行和经济社会的发展。
据涌泉村负责人介绍,以往在村子里修建道路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都是通过镇政府统筹规划,而现在都是遵循村民的意愿,村民一起商量,一起决议。“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就是把农民意愿和政府投入紧密结合起来,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真正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涌泉村组道自今年9月底开始整修以来,村民们从早上6点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1点多,各自主动承担了割草、埋涵管、平路等各种工作。短短一个月内,横跨5个村组、长约1500米的村组道整修工作现已接近收尾工作。
在去往永宁村的途中,一条整洁而美观的沟渠在田坝中央分外引人注目。不远处,10余名村民或是用铲子、锄头挖沟、上水泥面灰,或是直接以手为工具搬砖、码堡坎,“政府扶持我们发展农业,修的时候也特别有干劲。”村民陈大富说。
“村民们最近的大事就是修整沟渠。”该村负责人指着平整蜿蜒的沟渠告诉记者,全村人口多,农田面积约6000余亩,50%的沟渠能够正常灌溉、排水,而另一半沟渠则因为弯曲、沟浅等原因导致该村部分村组的农田排灌困难,农作物产量较低。
“每年春秋两季都会花费大量的财力、人力组织清理沟渠污泥和杂物,成本消耗太大了。”该村负责人说,今年,全镇大力开展“一事一议”工作,政府出资9万余元,村民们也集资了9万余元,共同用于该村沟渠的新建工作。
据了解,为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玉泉镇通过“一事一议”,取得国家财政奖补资金73万元,群众主动筹资投劳73万元,全镇计划用于新修沟渠7734米。截至10月中旬,已实施新建沟渠5231米,沟渠建设仍在火热建设中,深水机井已完成3口。该项目的建成,将有46个村小组、3216户农户受益,受益灌溉面积4251亩,为全镇的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便利,为农民增收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