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认证促发展 树品牌增效益
作者:叶庆 文/图     来源:     日期:2013-10-25    

       以认证促发展 树品牌增效益
      ——我市“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有序推进
  “去年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后,买主觉得有保障都愿意买。”广济镇新和村4组村民吴少奇望着“田面光秃秃,地下全是宝”的2亩1分农田,难掩心中的喜悦。
  大蒜是广济镇传统的种植产业。近年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该镇已逐渐形成以新和村、中新村、卧云村为主要种植区域的大蒜基地,90%以上的村民在水稻收割后,都会再次投入到大蒜的栽种忙碌时期,而村民们积极栽种的热情,来源于全镇大蒜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后带来的丰厚的经济效益。
  据广济镇农技站负责人介绍,2008年全镇共栽种2000亩大蒜,村民们辛勤劳作,夜以继日地盼收蒜苔、收大蒜,可是眼看每斤6毛钱都没人要,村民失落至极。而那年也是时隔19年后又一次大蒜滞销年。
  “不能让大家的汗水白流,我们想尽办法帮助村民能够挽回点损失。”为重新树立村民的信心,农业部门对大蒜滞销问题进行了援助,增补化肥、培训技术、引进新蒜种,同时,广济镇果蔬协会还前往各地农博会上为本地大蒜做宣传。进过考察发现,往往有品牌的果蔬就会被更多的人所信任和接受。
  2011年,我市申报创建升级生态市,市委、市政府将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整体认定和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申报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除了在推进过程中大力宣传认证后的经济效益,还多次组织种植户进行集中培训,以奖励的办法鼓励农户塑造自己的品牌。
  广济镇也是在此时主动承担起了帮助农户草拟申报材料、送检等工作。经过层层检验,大蒜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均合格、剧毒农药也未在样品中检测出。一年的审批,广济大蒜和蒜苔均通过了认证。
  “现在看来,树立品牌是推销产品的重要手段。”积极参与申报工作的种植大户张洪涛告诉记者,他承包了60亩农田种蒜,因为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书,加之其色鲜质优,买主都会收购,所以本地大蒜大量销往绵阳、重庆、东北以及华北市场。
  今年,广济镇秋季播种面积达8500亩,较去年增加了3300亩。“有了认证之后,价格好,销量也好,所以就扩大了全镇的种植面积。”广济镇农技站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镇还申报了蒜苗、韩国萝卜、娃娃菜、白菜等基地认证,面积达2641.5亩,产量达7956吨。
  与广济镇一样,全市各镇乡申报工作正有序推进,新市镇的茄子等3类品种、孝德镇的番茄等14类品种、板桥镇的莴笋等6类品种……目前,我市已制定了7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已按照程序报送质量监督部门发布,已有6家企业(农民专合社)申报了27个无公害农产品及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共计2225.66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26986公顷)的8.25%,为全面实现“主要优势农产品实施全程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90%以上”打下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