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村:刺竹笋喜获丰收 助农增收显成效
作者:王勇 文/图     来源:     日期:2013-10-11    


  本刊消息 10月8日,汉旺镇青龙村何家山大山深处,3600亩笋用竹基地正是收获的时节。记者看到,几个村民正在基地内采摘成熟的笋子。采摘完后,村民们就开始剥皮,一会儿功夫,一根光鲜的笋子便呈现在眼前。
  5·12地震后种植的刺竹笋,终于在今年迎来了它的全面收获季节。何家山笋用竹一年收获四季,光刺竹笋就已经发展到千余亩,初具规模,长势喜人,以后将逐年递栽笋用竹面积。据了解,每年的3月一直到10月,从早竹笋、白芥笋、楠竹笋、斑竹笋到如今的刺竹笋,何家山陆续都会有新鲜的竹笋产出。记者在何家山笋用竹基地看到,竹林的地面上到处都是破土而出的刺竹笋。
  据青龙村党支部书记陈明和介绍,由于刺竹笋的收获季节在秋季,和其它的竹笋形成了季节的反差,价格自然也就提高了。按照5.5元1斤的单价计算的话,每年的笋子收入在30万以上,老百姓的平均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
  青龙村十组村民何开慎第一个种上了原先没人注意的刺竹笋,在他尝到了刺竹笋的甜头后,其他村民纷纷效仿,直到如今刺竹种植达到1000余亩的规模。“笋子的管理非常方便,不需要施肥,平时就除一下草,只等每年的九月进行采摘就行了,纯粹是天然食品,它的口味跟其它的竹子不一样,要嫩脆一些,市场上非常受欢迎。”何开慎告诉记者,但是从山上到山下车辆能通行的地方,有近10公里的山路,来去路途遥远,让刺竹笋的运输和保鲜成了大问题。如今,村民们为了保证刺竹笋的口感以及品质,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方式,每天早上四点多就上山,采摘后及时将刺竹笋进行剥皮处理,打包后抓紧时间再将刺竹笋背下山去。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村上计划引进投资商,扩大种植面积,然后在何家山合适的地方建笋用竹加工厂。